抗癌有撇步
樂活分享
起乩、昏倒…竟是這種腫瘤作怪!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2018年1月22日/蘋果日報】
    一名30多歲男性,經常昏倒,有陣子甚至開始突然胡言亂語,身旁親人一開始以為他起乩,甚至被當成中邪。男子後來感覺不對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一切都是低血糖所引起,進一步檢測,終於找出背後元凶,原來是神經內分泌瘤作怪!
     
    臺大醫院外科部 胰臟外科主治醫師楊卿堯表示,腸胃道、胰臟等全身各器官都可能發生神經內分泌瘤,門診中有時會遇到上述患者的狀況,患者的好發年齡從三、四十歲到七十歲、男女都有。當神經內分泌瘤長在胰臟,分泌多量的胰島素,就可能引發低血糖,血糖低到一定程度,患者便可能產生譫妄、昏昏欲睡、昏倒等症狀,結果被當成起乩、中邪。
    神經內分泌瘤 平均拖5年才確診
    楊卿堯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瘤依臨床症狀表現,可分為功能性、非功能性兩大類,5成以上屬於非功能性,沒有明顯症狀。而功能性腫瘤就算有症狀,也會依腫瘤位置而有所不同;像消化道中的神經內分泌瘤,就有機會造成腹瀉、腹痛等腸胃道症狀,可能易被當成腸躁症處理。
    有的神經內分泌瘤也會引起潮紅、心悸、脾氣起伏不定等,則可能被誤認為更年期。因症狀多樣化,又與其他疾病類似,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易診斷且常受到忽視,平均患者可拖到5年才被確診。
     
    G1、G2手術為首選 可搭配荷爾蒙藥物控制病情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確診,多半需要手術或組織切片獲得檢體,並應進一步檢測SSTR(體抑素接受體)等,幫助分析腫瘤種類、確診以及判斷治療策略。根據腫瘤生長、分化程度可分成G1至G3,G1、G2代表分化良好、分裂指數不高,G3的腫瘤細胞,分裂指數高,腫瘤行為也很惡性,發現時常已經轉移。
    楊卿堯醫師表示,以神經內分泌腫瘤來說,無論功能性、非功能性,對於G1、G2等分化良好、分裂指數不高類型,治療皆以手術為首選,楊醫師更進一步強調神經內分泌腫瘤特別適合採用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後如有殘存無法切除的腫塊或轉移性病灶,可使用荷爾蒙藥物「長效型體抑素」或標靶藥物,幫助控制症狀,延長疾病再進展惡化的時間,若是無法開刀或有復發的腫瘤,更會建議使用「長效型體抑素」藥物,增加存活機率。如果是G3腫瘤,就會以化療藥物作為治療重點。
     
    功能性、非功能性腫瘤 都需要治療
    目前國內健保已將長效型體抑素藥物納入給付,腸胃、胰臟部位神經內分泌瘤患者也受益,有研究發現,長效型體抑素藥物有助減少約5成3的疾病惡化、死亡風險,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平均達32.8個月。
    楊卿堯醫師強調,有些醫師認為,「長效型體抑素」藥物以治療功能性腫瘤、控制症狀為主。事實上,不只功能性神經內分泌瘤患者適合用藥減輕症狀、抑制腫瘤,「即使非功能性神經內分泌瘤患者用藥,也可幫助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整體來說,藥物副作用輕微,多數患者接受度高,接受治療後,隨著症狀減輕、腫瘤受到控制,生活品質也改善不少。
     
    「4、3、2、1」就醫原則 幫助盡早確診
    楊卿堯醫師也提醒,無論是昏昏欲睡、腹瀉、腹痛,或潮紅、心悸等症狀,民眾接受治療後,症狀還是沒有改善、持續3個月以上,可能就要接受進一步檢查。此外,由於神經內分泌瘤很難早期發現,建議掌握「4、3、2(惡)、1(一)」就醫原則,包括:
    留意「4」大類症狀: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常出現「腹痛與腹瀉」、「潮紅與心悸」、「體重遽降」、「低血糖與盜汗」等四大類症狀。
    「3」個月症狀無法控制:當症狀反覆出現,甚至加劇,即使使用藥物也無法改善,就要特別留意、提高警覺。
    當心「惡」性腫瘤威脅:無論功能性、非功能性,所有神經內分泌腫瘤都是惡性腫瘤,都可能惡化、轉移,也都需要接受治療。
    「一」定就醫檢測:若懷疑是神經內分泌瘤,民眾就醫時,醫師可能運用電腦斷層、磁振攝影、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血清濃度判讀(CgA嗜鉻蛋白A)等幫助鑑別診斷。當有組織時,也應進一步檢測細胞表面SSTR接受器的表現狀態,用以協助擬定治療策略。及早接受檢查、確診,便能盡早展開治療,避免癌症惡化、轉移,也較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