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有撇步
樂活分享
易與胰臟癌混淆?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標靶治療預後佳 患者如願見兒子大學畢業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胰臟癌因預後較差,被稱為癌症之王,有另一種胰臟比較少見的腫瘤也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胰臟癌,它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醫師表示,像這類神經內分泌瘤由於生長速度慢,多數較難早期發現,所幸透過手術與標靶藥物進展,分化良好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即使為肝轉移的第四期患者,若有積極治療,超過六成病患都能存活超過五年以上,與胰臟癌病人的預後有極大差異。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分享一位印象深刻的病患,原本從外院轉來判定為胰臟癌第四期,進一步診斷才發現是胰臟神經內分泌瘤。他接手治療後,病情穩定控制超過十年,讓病患如願參與兒子的畢業典禮,滿足了人生的願望。


    他進一步補充,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生率較低,國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約5.5至6人;台灣發生率更低,每10萬人口僅1.5至1.8人。 通常男女性的發生率相當,好發於40歲以上中年人。依症狀可分為功能性與無功能性兩大類。功能性患者主要是腫瘤會分泌荷爾蒙而產生症狀,最常見的是胰島素瘤,病人常會因胰島素過度分泌而產生低血糖症狀,進而就醫診治。但是胰臟神經內分泌瘤九成以上都是屬於無功能性,加上腫瘤生長速度緩慢,等到壓迫到週邊組織才會產生症狀,多數病患發現時多屬晚期,腫瘤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甚至是骨頭或是肺臟。

    田郁文說,目前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依病患肝轉移狀況判斷,未擴散或是轉移數目若不多,盡量以手術切除,若手術後仍有殘餘病灶,則可搭配射頻燒灼或是冷凍治療,甚至可以用栓塞方式,將供應腫瘤血液的肝動脈阻斷。

    若是腫瘤無法以手術處理,目前也有標靶藥物可以使用,田郁文表示,大型臨床研究都顯示,胰臟神經內分泌瘤病患使用標靶藥物,腫瘤無惡化存活期都比沒有使用者高出許多。根據他自己的臨床經驗,針對有肝臟轉移的第四期患者,透過手術與標靶藥物的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六成以上。

    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標靶藥物主要分成兩大類,分別為抗血管新生藥物與mTOR抑制劑。標靶藥物可能會出現部分副作用,例如腔黏膜炎、腹瀉、易出血等,不過由於發生比例並不高,如果擔心副作用,臨床上也可以用藥物減量或是更換藥物因應,病患千萬不要因此而放棄治療。

    田郁文說,由於胰臟位於胃部後方,一般執行腹部超音波時,常因胃部空氣而無法完整檢查,不過可以透過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進階影像檢查;至於抽血檢查腫瘤指數,無法用來進行篩檢,只能做為治療成效推測或是病情追蹤。

    目前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醫界正在推廣十大警訊,包括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胃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田郁文提醒,平時應多注意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若有不舒服症狀應該就醫,若症狀持續無法改善,則必須盡一步進行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鑑別診斷,及早進行治療。

    原文摘自: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