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有撇步
樂活分享
賈伯斯病早期難診斷 醫師:10警示症狀持續3個月快就醫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六旬陳先生曾經是資訊業一級主管,7年開始出現熱紅潮、睡覺冒冷汗等症狀,檢查一度以為是胰臟癌,經過再次求診才發現是另一種大家較為不熟悉的癌症「神經內分泌腫瘤」.在經歷4次肝栓篩以及賀爾蒙針劑治療後,陳先生在今年完成精準放射標靶治療,不適症狀明顯改善,目前穩定追蹤治療即可。

    神經內分泌腫瘤又稱「賈伯斯病」,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英國演員奧黛麗赫本都受此病所苦。癌症醫學會副秘書長、北榮腫瘤醫學部醫師姜乃榕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因神經內分泌細胞過量分泌荷爾蒙導致的惡性腫瘤。根據衛福部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新增案例數為1219例,屬於罕見,但是近20年確屬數量成長13倍,增加倍數遠超過肝癌、肺癌等常見疾病。

    然而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樣,會根據不同原發部位有不同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更年期、胰臟癌等,因此診斷不易。姜乃榕說,雖然病程發展慢,但一半的病友發現時已經轉移,平均發病到確診有6年,早期診斷不易。

    姜乃榕表示,經內分泌腫瘤有10大警訊症狀,分別有熱潮紅、盜汗、低血糖飢餓感、腹瀉、反覆性胃潰瘍、發熱、咳嗽、氣喘、心悸與皮膚炎等,一旦症狀持續3個月,應盡快就醫詳細檢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合聘研究員陳立宗說,早期治療已切除病灶為主,無法手術者可依疾病嚴重程度、腫瘤位置與是否轉移,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與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等。

    核醫學學會理事長、北榮民核醫部核子醫學科主任王昱豐指出,核醫精準治療為精準放射標靶治療,可幫助神經內分泌腫並有有機會維持更久的穩定期,整體存活率超過4年,治療反應率比荷爾蒙治療高3倍。

    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是國內第一個政府立案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團體。理事長林芝聖表示,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認識神經內分泌腫瘤,對疾病徵兆提高警覺,以早期發現與治療。一旦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不要緊張,盡快聯繫協會,協會可以幫助瞭解疾病,一同陪伴對抗疾病。


    原文摘自:聯合新聞網